親水性與疏水性的差別:特殊布料標準介紹
當水滴接觸到物質表面時,會形成一個角度,稱為「接觸角」或「水滴角」。這個角度可以用來判斷物質的「親水性」或「疏水性」:
親水性:水滴容易攤開,接觸角小於90度。當接觸角小於10度時,稱為「超親水性」。這類表面像磁鐵一樣吸引水分,適合防止霧氣凝結,例如汽車的防霧玻璃。
疏水性:水滴難以攤開,會形成明顯的圓形,接觸角大於90度。若角度超過120度,稱為「超疏水性」,甚至有人認為需達150度以上才能稱得上「超疏水」。這樣的表面能有效防水,例如雨傘或雨衣的材質。
在應用上
設計疏水性的材料非常重要。當下雨時,水滴會在超疏水的傘布或雨衣表面形成圓滾滾的小水珠,快速滑落,不會滲透進去,讓我們保持乾燥。
紡織是一門非常專業的科學,我們小小經銷商很努力找尋商品,研究其材質差異。
希望帶給大家更好的品質及產品^^
相對地,有些材料設計成親水性,像是浴室的防霧鏡,能讓水均勻分布,避免形成水珠,提升清晰度。
簡單來說,親水和疏水的特性不只是科學名詞,它們實際影響了我們生活中的各種物品,特別是防水與抗霧的設計。選擇適合的材質,能讓生活更便利!

https://www.alfaselect.com.tw/products/niftycolors-peachdrop-bk